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公司要闻>>正文
公司要闻

萌新入企添新绿

2025-07-17 10:46 孙舒艺 

暑盛,翠浓,正当夏时。

7月12日,新入职高校毕业生满载着希望的青春浪潮,裹挟着五湖四海的风尘与梦想,奔涌至淮北矿业集团——260余张年轻的脸庞,带着初离象牙塔的青涩,拖着行李箱,背着双肩包,清新、朝气、向上。

在印有“欢迎来到淮矿大家庭”的迎新背景板前,他们或自信挥手,或腼腆微笑,或与初识的伙伴并肩而立——“咔嚓!”快门轻响,时光在此刻凝结,一瞬间,青春的可爱就撞上了夏意的矿山。

来到这,心就稳了

来自山西的葛正强来到宿舍,放下背包,打开妈妈装好的特产,故乡的味道,是赋予成长起点的动力。

而眼前,独立卫浴、印着企业标识的“入职暖心包”——毛巾、洗漱用品、入职手册……连同窗台上那盆生机勃勃的绿萝,无声地铺开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踏实。

视频那头,是母亲放心的笑容。

这份安心感,是淮北矿业集团特意为“萌新”们准备的。他们把“暖”字做足:从见好“第一面”的欢迎,到住好“第一晚”的舒适;从开好“第一会”的仪式感,到上好“第一课”的实用内容,再到拜好“第一师”的师徒结对,环环相扣。“‘团’聚星辰”高校毕业生服务品牌,让新员工生活的点点滴滴、成长的方方面面得到贴心照顾,顺利地从“学生”变成“职场人”。

这份温暖,在基层单位同样创新迭出。朱仙庄矿、涡北矿等单位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搭建“家矿共育”沟通平台、实施“见习毕业生‘业务讲学’”等创新举措,为矿井注入了新鲜思维的火花,形成了可推广的实践样本。这些充满温度的举措,有效消解了高校毕业生们的陌生感与焦虑感,极大提升了他们的扎根意愿与奋斗热情。

是初学者,更是奔跑者

这支青春队伍里,既有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传统矿业强校的学子,还有合肥工业大学、长安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工科精英,多元背景为矿山注入了创新活力。

入职培训班为期三天,培训内容为企业文化、职场礼仪、青年论坛等方面的知识。让“萌新”们对集团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快速融入企业文化,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尽快进入岗位角色,为胜任岗位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开班仪式上,淮北矿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方的话语掷地有声:“希望大家在新的征途上,始终保持‘初学者’的谦逊、拿出‘奔跑者’的勇气,在工作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这番话点燃了会场,也点燃了年轻人的斗志。

趣味运动会上,汗水浸湿崭新的工装T恤,灿烂的笑容在每一张年轻的面孔上绽放。来自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陌生感,在并肩冲刺、互相鼓劲的游戏环节里迅速消融。

“团”聚的暖意,在夏日的热风中悄然流动。

萌新终成林,新绿变浓荫

夜幕降临,培训楼的灯光依然明亮。

在一天的培训课程结束后,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毕业生王奕斐给家里打去了电话分享今天的收获。记忆倒回了他面试淮北矿业集团的那天,是明确的成长通道打动了他,集团建立了“345”人才工程体系,可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技术+管理”双轨发展可能,他如是说。

这份从“心稳”到“奔跑”再到“心安”的成长轨迹,并非孤例。近年来,随着集团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的出台,从高校毕业生“引进与接收、培养和选用、关爱与激励、监督和问责”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着力构建“引育管用留”全链条培养体系,打通年轻干部“绿色成长通道”。如今的高校毕业生队伍整体稳定,流失率逐年降低,许多成长为技术骨干。

在青东矿工作五年的柯友亮,便是这片“新绿”茁壮长为“浓荫”的生动写照。从初出茅庐的技术员,到如今能带队攻坚智能开采项目的核心骨干,他的足迹深深印刻在矿山智能化升级的每一步。

“萌新”们带着知识和热情扎进了淮北矿业集团这片沃土,让矿山的绿荫连成片,连起未来的天空。

夏日矿区,因为这点点“新绿”,显得格外生机。



(审核:梁振 责编:王宏杰)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请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