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公司要闻>>正文
公司要闻

淮北矿业集团“绿电”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2025-10-30 07:26 郑洪光 王冬梅 

10月22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袁店一矿工广内的电力分公司储能电站,只见9座电池仓如整齐列队的卫士,在深秋的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

随着电网指令下达,256个电池包同时启动,电流沿着精密设计的电路快速流淌,将光伏发电的电能稳稳收纳。“袁店一矿储能电站自去年7月份投入运行以来,共储电1亿千瓦时,放电0.94亿千瓦时。”电力分公司副总经理苗二矿说。

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在“双碳”战略引领下,牢牢把握能源转型历史机遇,坚持“传统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双轮驱动。持续推进瓦斯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先后完成多个瓦斯发电站改扩建及新建项目,实现12座电站、95台机组集中管控,总装机达70.25MW,年均发电量超2亿千瓦时,年利用瓦斯量突破1亿立方米,彻底打通“废气资源化—清洁发电—绿色能源”全链条,真正实现从“应消尽消”向“高质转化”的跃升。与此同时,充分盘活矿区塌陷区、厂房屋顶、广场空地等“沉睡资源”,大力发展光伏发电。24个分布式光伏电站、3座水面集中式光伏电站如星罗棋布,总装机容量达209.61MWp,年均可提供绿色电力超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万吨。风电项目同步布局,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体系初具规模。

“我们不仅要发绿电,更要用好绿电。”电力分公司负责人吴晓东表示,“储能,是破解新能源波动性、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的关键一招。”

在加快发展“绿电”的同时,淮北矿业集团坚持储能破局,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器”。

近日,神源煤化工公司工广内,一座装机规模为8MW/16MWh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正进入调试阶段。这不仅是淮北矿业集团在储能技术应用方面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构建“源网荷储”协同运行体系的关键一环。

该系统集富余发电存储、峰谷价差创效与安全应急保供三大功能于一体。当瓦斯与光伏发电总量超过矿井用电负荷时,储能系统可将多余电能存储起来,有效缓解弃电问题;在电力市场中,系统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实现经济运营——低谷时段充电“蓄能”,高峰时段放电“降本”。据测算,该系统每月在谷时段平均充电约450MWh,在峰时段放电约390MWh,通过峰谷套利月均可实现约26万元经济效益。另外,该系统也显著提升了矿井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电网突发故障时,储能系统可迅速切换为应急电源,即使在35kV双回路全部失电的极端情况下,仍能保障矿井安全用电需求,连续供电时间不低于2小时,将传统意义上的“备用电源”升级为兼具安全与效益的“智能调节器”。

“过去是被动应对电网波动,如今实现了主动调控与灵活响应。”该公司安全生产部部长李冬保表示,储能系统投运后,矿井用电负荷曲线更加平滑,电网冲击显著降低,应急保供能力也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下一步,淮北矿业集团将有序推进许疃、临涣等矿井用户侧储能项目建设,推动绿色电力交易常态化,探索“绿电+绿证+碳汇”联动机制,拓展低碳服务新空间。



(审核:刘琪 责编:王宏杰)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请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