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的祝福,这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生日!”第一次在单位过春节,又是第一次过集体生日,高校毕业生杨天意感动了,眼眶里闪着激动的泪花。
1月21日晚,临涣焦化公司党群工作部工作人员在“2021届高校毕业生”微信群内,发出“谈心谈话”的邀请。当晚19:30分,10位高校毕业生代表来到指定宿舍,带着疑惑与忐忑敲开了门,迎接他们的,不是领导与评委,而是温馨的卡片、鲜艳的花朵、香甜的蛋糕、精美的礼品。在所有人的见证下,毕业生们满怀感动地走向前台,插蜡烛、唱生日歌、许愿望、送祝福,脸上写满了幸福。随后,大家吃着生日蛋糕谈家常,聊着传统佳节话使命。

“以前从来没有正儿八经过过生日,最多是生日这一天爸妈加个菜。”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的杨天意,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独生子,当天恰好是分配到临涣焦化满6个月。今年春节,他选择在单位过年,写春联、贴窗花、挂灯笼,精心布置节日氛围,忙得不亦乐乎;他还兴致勃勃用摄像机记录着身边同事的日常故事,协助公司拍摄了2部专题微视频。
“虽然远离了父母,有想家但没有感到孤单,因为这里有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陪伴,有家一样的温暖。”杨天意动情地说。
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从小到大,我都是过的农历生日。”高校毕业生洪梦奇和宋思晗的生日都在春节前后。他们说,在春节过农历生日,是长辈们对自己潜移默化的传统教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以前,既过节又庆生,本以为今年要错过了,没想到公司同样圆了我们这个心愿。”长大一岁,洪梦奇和宋思晗有了新目标,两人都在积极学习备考,争取提升更高的专业资格等级。
宿舍的电视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公司为高校毕业生们精心制作的专题片,“青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的字幕特别醒目。高校毕业生周志昊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主动取消了回河南老家过年的休假计划。
“在疫情防控面前,个人是小事,国家才是大事。”周志昊说,“留下来就要好好过年,珍惜当下时光,珍重彼此友谊,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工作岗位中,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回报公司的栽培。”
一年之计在于春。高校毕业生郭承志的生日恰逢农历立春。他说,“我生日这天很有意义,它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
当过兵,能吃苦、能奉献、守纪律,目前,郭承志白天在一线锤炼业务技能,晚上到党群工作部学习写作技巧,他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自己一定用心用情,传递党的声音、讲好焦化故事,以笔为荣,为梦发声。

“妈妈,今年过年不回去了,我在这儿认识了很多好朋友,领导们对我也很好。请您放心,我会好好努力的,您要保重身体。”晚会还策划了“亲情连线”环节,通过视频电话连线到了毕业生们的家人,让他们在给家人报平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远方家人的祝福。
“一个人的生日是自得其乐,两个人的生日是温馨甜蜜,一群人的生日注定是意义非凡。”“金虎献瑞,虎兆丰年。愿我们的焦化新的一年虎虎生威、虎步前行!愿我们都能尽快融入,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负其责,为焦化拼出一个更加锦绣的前程!”……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
虽是严冬日,内心已春天。毕业生们洋溢着青春,豪情满怀。
(撰稿:黄杰 审核:闫丽 责编:梁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