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铁运处不断强化市场导向,实施内外市场“双线”推进,用足用活内部市场化政策,以市场机制倒逼经营机制转换,以分配变革挖掘创效潜力,激发了企业内生活力。日前,铁运处承接的临涣焦化公司一期筛焦装车线路大修建设工程即将正式签约。工程结束后,铁运处将挣到市场化收入74万元;铁运处承接的淮北煤化工基地淮新路下穿青芦铁路立交桥“三电”线缆迁改劳务分包工程,实现市场化创收2.1万元。这是该处深化内部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新的效益源。
解放思想,推进内部市场化创新
近年来,由于闸河矿区的煤炭资源逐渐减少,铁运处老区运量不断下滑;新区结构性缺员比较严重,内生动力不足。针对这一现象,铁运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解放思想,把实现内部市场化新突破纳入处年度“1456”工作部署,作为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用内部市场化这把“金钥匙”打开分配机制这块“坚冰”,实现差异化按劳分配,彻底解决“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为规范内部市场化运作,该处领导带队深入新老区开展专题调研,对市场主体进行重新划分,对各个专业市场的运行机制全流程进行梳理,不断完善市场化制度和价格体系,推进二级市场精准化、三级市场工序化、四级市场差异化运作。
“双线”推进,激发内生活力
该处实施内外市场“双线”推进,一方面,制定出台铁运处《进一步加大对外创收实施意见》,加大内部市场化激励力度,鼓励职工走向社会抢市场、增收入、创效益。另一方面,丰富内部市场收入内容,制定货车延期使用费、道砟使用等具有矿区铁路特色的市场化考核结算体系,实现市场化收入与费用节支联动机制,鼓励职工多劳多得,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随着内部市场化在铁运处深入推进,该处职工跑市场、挣工资的意识逐渐增强。
在货场创收方面做文章,用内部市场化催生更多创收增长点。在巩固蔡楼、马庄、东山等货场基础上,成功引进上海金意、供应链公司,实现刘店货场正式开通运营。今年一季度,货场实现创收363万元,同比增长69.84%。3月份,市场运营部市场化工资增长7.3%。
——在铁运处,绩效考核、链式结算、工程竞标等经营管理方式落地生根,实现“加减”法并用,工作质量决定收入高低,多劳多得成为分配常态。
制定出台《铁运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对生产、辅助管理人员、机关全员进行绩效目标考核。选取各单位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建、职教培训等主要工作,制定绩效细则,实施负面清单结合正向激励考核,将内部市场化收入与绩效结果结合起来,打破了科级管理人员工资收入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局面。在一季度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体系建设考核中,对体系要素得分在地面单位排名倒数的机关部门要素负责人,分别被扣除500、1000、1500元不等。
自营工程承包中,该处实行“一工程一验收一兑现”,变事后算账为提前明码标价,最大程度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关注市场”已成为职工的自觉意识,过去没人愿意干的活,现在职工争着干。
“我在处自营工程中挣得市场化工资3744元。”在临涣电务段,通信领工区陆永祺自豪地说。这是临涣电务段通过承接处通信光缆大修自营工程挣到的内部市场化工资,6.5万元的总收入让参与工程施工的职工都尝到了内部市场化的甜头。
以前,线路落煤没人愿意清运,现在按回收落煤量200元/方对承包清运的单位进行劳务收购,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
岗位就是利润源
该处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严格落实“无预不支、超预不支”。每月将所有经济指标预算分解到各部门、各时间段予以控制,责任到人,限时考核,解决了材料费“虚高”、浪费、超支等经营问题。实行材料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全程可追溯管理,对超标投入和浪费材料的单位分析查找原因,坚决把成本控制到位。
一季度,该处道砟、电费比计划节约31万元、20万元,分别兑现市场化工资4.3万元、3.2万元。丁丁工匠工作室发挥技术带动作用,通过对机车小修中经常出现以换代修的材料配件浪费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对消耗量较大的26种机车配件就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功能缺失等进行教学演示、修复试验。一季度,该段机车零配件修旧利废节约材料费3.8万元。
(撰稿:张艳 审核:李红旗 责编:梁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