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大学毕业生转正答辩会上,华塑股份机械动力厂检修车间见习毕业生成岩松结合一年的所学所感,运用扎实的专业知识,自行绘制刮泥机轨道改造三维动图、碱泵组成及机封受力动态图,大胆实施创新改造,延长了设备寿命、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支出成本,获得了现场的一片好评,成为本届毕业生中的亮眼明星。“我们就是要通过真刀实枪的一对一检验,掌握大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同时向车间管理人员和师傅施加压力,促进毕业生快速成长。”该公司党委负责人说。
该公司党委发挥好指挥棒作用,制定《华塑股份大学生管理办法》,坚持双导师制度、层级培训和轮岗锻炼。抓好入职第一年的黄金锻炼期,安排“工匠大师”、“华塑工匠”、车间管理人员和专业过硬的往届毕业生担任师傅,开展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各党支部运用随机谈话、月度总结、季度答辩的灵活机制,将大学生答辩成绩、考核结果与车间管理人员及师傅绩效挂钩,倒逼车间和师傅履职尽责,同向激发了多股动力。近年来,吴晨、孔龙等多人先后荣获淮北矿业集团“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十佳毕业生”等荣誉称号。2021年毕业生王詹玉以扎实的业务基础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入选淮北矿业“百名英才”,引领了争先进位的新风尚。
该公司党委坚持管理和技术两步走,把大学生放到生产一线去打磨淬炼,努力培养出“接地气”、“有底气”“能成气”的专业人才。以生产现场为主战场,利用攻关克难英雄榜、三创一提一攻等载体,鼓励大学生参与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劳动竞赛等提升自身实操水平。实施“3+1”精准培训和“专家级”干部培养计划,实施高层人才职业化、管理人员精英化、技术人员专家化、技能人员工匠化“四化”工程。定期邀请国内化工技术专家来企开展专题讲座,“内外兼修”提升大学生眼界,拓宽知识面。近年来,50余名大学生走上了管技人员岗位,近10人走上了车间管理岗位,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为公司发展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华塑股份党委推行“干部+项目”培养模式,使大学生在实战中收获本领,2017年以来,郭旭佳、卢振、宋继泽等20余名大学毕业生分别参与氯碱分公司(一期)大型机组晃电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应用、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等30余个创新项目中,获得了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表彰,为大学生们做出了表率引领。2016年毕业生陈森,毕业后一头扎进基层,用6年时间从职场小白成长为电石生产的“行家里手”。先后参与并编制了华塑股份首版经济技术指标核算规程、电石分公司净化灰气力输送项目的施工及调试,成功解决净化灰转运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完成《一种环保节能电石炉》《一种电石炉尾气净化过滤装置》等项目,分别获得专利,在创新改造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撰稿:李玄 李强 审核:张朗 责编:梁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