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基层新闻>>正文
基层新闻
【十佳毕业生】薛岩:火红炉光中追逐青春梦想
2023-05-26 09:28 陈浩明 黄杰 

站在焦炉前,他不断在对讲机里询问:“推焦杆能否一次到位?”“推焦电流是否稳定?”“焦炭成熟度如何?”不在意炽热的焦炭将面庞映得通红,他全部的注意力都在焦炭生产上。从学校到基层,从迷茫到沉淀,从懵懂到成熟,一路逐梦前行,他就是淮北矿业集团“十佳毕业生”、临涣焦化公司炼焦二分公司安全生产副经理薛岩。

扎根热土,乘风破浪勇前行

“我从小吃着‘煤矿饭’长大,自然是要回归家乡!”2018年,薛岩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后,毅然拒绝了其他企业抛出的橄榄枝,选择了淮北矿业集团,来到了临涣焦化公司。

“来到公司后,恰好赶上二期炼焦系统投用,很多技术骨干都被抽调支援二期建设。”回忆往事,薛岩说:“繁杂密集的生产现场与书本上脉络清晰的工艺流程是有极大区别的。现场人员紧张,我要同时负责工艺技术和设备管理,作为新人,压力确实很大。”

面对困难,薛岩不放弃、不服输,每天上班安排好各项工作后,便一头扎进生产现场,捋线路、查管路,将生产情况记在笔记本上。下班后,他对照图纸,逐一整理问题,反复向岗位师傅、生产专家请教。靠着这份执着和热爱,薛岩迅速成长为焦炉生产系统的中坚力量,参与解决了分公司生产工艺大量技术性难题,为焦炉稳定可控生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021年,仅仅参加工作三年的薛岩因表现突出被任命为炼焦二分公司安全生产副经理。

心系使命,承压担责守平安

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新的责任。提任副职后,薛岩接手的第一项工作,便是焦炉环保综合治理建设项目,人员组成复杂、项目建设交织,且刚刚因为安全措施不到位被挂红牌。一时间,如何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成了薛岩的“心头大事”。

“现场的问题,一定要在现场解决。”面对被动局面,薛岩坚持“严”字当头抓安全,严格“三到”原则,即现场问题要查到,隐患整改要盯到,责任人必须考核到。焦炉机侧除尘站烟囱安装时,细心的薛岩敏锐发现,承包商编制的烟囱一次性吊装方案需要进行跨越煤气管道作业,虽然速度快但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于是他紧急叫停作业,并结合现场实际提出分阶段吊装作业方案。“两天两夜没合眼,直到烟囱安装完成的那一刻,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薛岩说,红线底线决不能触碰,只要能抓好安全环保,再累都值得!

勇于破题,科技创新提效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薛岩认为,用所知所学解决现场问题,才是真正热爱工作。

“焦炉上升管阀体结焦油是困扰公司多年的问题,需要定期安排专人进行清理,费时费力不说,还存在安全隐患。类似这种问题,我们要全面排查,逐一解决。”随着工作经验和能力不断提升,薛岩将目光盯在了创新技改上。

扎根现场风雨无阻,他牵头完成《一种上升管阀体清扫装置》项目,通过加装自制的上升管阀体清扫器,利用蒸汽清扫附着的焦油和杂质,有效延长了上升管的使用寿命,每年可节约设备维修费用70多万元;《一种钢丝绳淋油器》项目,解决了干熄焦提升装置钢丝绳频繁加油和油品浪费的问题,每年降低保养成本30多万元;《一种焦炉炉门衬砖修复技术》项目,有效减少了焦炉炉门的维修时间和成本,每年节约维修成本30多万元。同时,他还与团队一起,不断在优化焦炉和干熄焦生产等问题上刻苦攻关,《降低焦炭含水量》项目,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特级成果;《优化现有干熄焦装置,提高干熄率》项目,将干熄率由原来的84.6%提升至94.6%,实现焦炭年营收增加3000多万元。



(撰稿:陈浩明、黄杰 审核:陈辉 责编:梁尚文)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请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