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基层新闻>>正文
基层新闻
芦岭矿“3+1”培训模式助推矿井发展
2016-05-05 08:15 邓 为 

芦岭矿紧紧围绕企业转型发展战略,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创新职工教育培训方法,积极构建矿、系统、科区和淮北矿业“3+1”培训模式,推进安全培训工作提质提效。

矿级培训重高度。在矿级培训上,一是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安全办公会,重点学习企业管理、安全体系、安全法律法规、重大安全政策等内容,进一步提升矿处级管理人员依法治安和掌控大局的能力。二是抓好科级管理干部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定期由党政主要领导带队,组织采掘机运通等单位科区长,现场学习Ⅲ11软岩开采与绳式单轨吊管理、Ⅱ88大采高工作面回采架前连网与管理、Ⅱ886风巷防突管理、Ⅱ842无极绳曲率半径与变坡安装使用等内容。三是坚持每月举办一次“副总讲堂”,针对大采高、综掘连续化、防突打钻防喷孔、瓦斯抽采、系统优化、“四化”建设等矿井重大技术课题,对班队长以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四是注重职工安全素质、行为养成的培训,与煤电技师学院合作,举办全员安全培训班;在矿电视台设立安全警示专题,利用基层单位周五学习例会组织职工集中收看;在矿网站开办安全理论专栏,分层级开展“五到位”安全大讨论活动;编制芦岭矿历年来月度事故案例教材,分析梳理相同时间段发生事故案例的规律和特点,提出月度事故预防重点,按月下发到全矿,供单位和职工学习。五是组建三支人才培训团队。制定下发了《芦岭矿三支人才培训团队建设实施意见》,成立了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采煤、掘进、通防、机电、职工应知应会和实操培训等8个培训团队,建立了各级团队教师人才库,设立培训目标,为进一步提升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水平打下了基础。

系统培训重宽度。在系统培训上,加大对班队长以上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一是每年举办一次“中层训练营”,与煤电技师学院合作,聘请专业讲师,重点讲解现代企业管理,团队管理知识,进一步拓宽科区级管理干部视野,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创新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二是每月开展一次“副总安全会诊”,矿副总以上领导带课题参加基层安全办公会,现场协调解决各单位安全生产中的瓶颈问题。三是每月开展一次“井下安全会诊”,由矿主要领导带队,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到井下工作头面,与基层单位干部职工面对面分析研究井下现场存在的问题,集中解决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难点问题。四是坚持每月组织一次班队长以上人员作业规程考试。五是分系统设立了综采、综掘、机电设备等实操教学点,先后举办了综掘机、挖装机、采煤机和电器设备维修保养实操培训班。

科区培训重实效。在科区培训上,以“一日一题”培训为基础,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由职教办、安监处和基层单位联合编制培训内容。职教办、安监处负责安全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矿井救灾等公共知识的编制,基层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特点,负责本单位应知应会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专业知识内容的编制。职教办每月组织一次“一日一题”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各单位培训效果。以实操培训为重点,持续开展“领军人物”实操培训班,基层单位每月开展一个工种的岗位练兵活动,通过实战提高岗位技能。以师带徒培训为手段,建立科区长带班队长、技师带高徒、班长带骨干师徒结对子机制,形成梯队培养,实现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在2015年淮北矿业第十二届技术比武和第三届班组长综合素质及管理能力大赛上,该矿均取得了团体第四的好成绩。

严格考核保质量。一是针对科区建立了《芦岭矿安全培训质量评估办法》,出台了《安全培训质量评估细则》,明确了评估内容、评估方式和奖惩规定,对各单位培训实行市场化管理,按评估结果支付相关费用。并将职工参训率及格率与培训班主办单位主要领导责任挂钩,没有按照计划执行,达不到培训效果的,直接追究单位正职责任。二是针对职工完善了个人培训档案,实行积分考核管理,年度考核达不到积分标准的,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对技能职工和主要技术工种每月进行一次技能测试。技能职工测试不及格的,兑现70%的技能津贴;主要技术工种测试一次不及格的,罚款50元,两次不及格的停班学习,吊销操作资格证。

(责编 姚春雷)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请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