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基层新闻>>正文
基层新闻
淮选厂党委写实融入中心抓党建这篇“大文章”
2016-06-06 09:22 庞德胜 

淮选厂党委以“围绕生产抓党建”为根本出发点,把党建有效融入生产经营、安全管理、降本增效等工作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党建创新”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构建和谐厂区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写实了融入中心抓党建这篇“大文章”。

抓队伍建设,写出党建 “引领版”

该厂党委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建立健全了班子“三重一大”议事规则,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认真分析淮选厂的发展定位、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确立了“以安全、效益为中心,深化内部市场化建设和对标管理,着力打造两个平台,进一步提高洗选适应性和产品竞争力,向技术要效益,向创新争效益,向托管抢效益”的发展思路。

该厂党委不断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利用“淮选大讲堂”,举办了廉政篇、安全篇、法律篇等讲座,提升了基层班子素质,引领基层领导班子把各项工作放到企业发展稳定大局去谋划,去思考,把“严细实”融入思想、融入工作,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脚踏实地,不断增强了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完善了基层班子考评配置机制,从形势任务需要和工作实际出发,策划方式,设计流程,全方位考量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确保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该厂党委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注重人才队伍培养,突出复合工种培训,鼓励“一人多证、一专多能”,对取得多工种技能资格证书的职工给予奖励。采取“技术人员上讲台,专业培训到现场”、“师带徒”机制和“大学生成长导师制”,激发技术骨干带徒传技的积极性。该厂出台了《淮选厂人才培养教育规划》,加快紧缺人才培养成长步伐,实行厂、车间、班组、个人“四级”培训,打破了论资排辈、身份限制等,对各类人才大胆地压担子、交任务。通过挂职锻炼、比武竞赛、专业教育等,不断提高人才总量和质量。该厂依托技术人才队伍,先后完成了南区单双系统、南区压滤系统、北区厂房配煤等技术改造,其中南区单号系统被安徽省经信委、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授予“示范生产线”称号。实施了二次浮选、双吹双压降水、弛张筛等一系列技改项目,二次浮选工艺升级改造,精煤产率在相同灰分条件下提高2个点以上。

融入生产,写出党建 “升级版”

该厂党委把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经营工作同谋划、同部署,揉在一起抓,保证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经营工作同轴共转、同频共振。结合“一厂七区”实际,重新修订了安全生产体系考核细则,开展以“支部搭平台、党员展风采、体系上台阶”为主题的体系提升活动,举办体系大讲堂、召开体系建设例会、举办体系知识竞答赛、实施体系建设动态检查等活动,全面高效推动了体系建设。推行安全对标管理,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出台了“两个规范”文件,明确了职工规范操作和干部规范管理,促进了安全素质提升。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党员身边无事故”、“百日安全”等活动,规范了岗位安全责任制,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工会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征集安全合理化建议等。共青团开展青安岗微信巡岗、评选季度“安全明星”、拍摄《醒悟》安全微电影,营造浓厚安全氛围。同时,还设立了党支部抓体系示范岗、党员抓体系标兵班组等,发挥标杆引领作用。今年,在集团公司一季度安全体系检查中,该厂取得了地面单位第二名的好成绩。推行了党支部工作写实制,建立了 “年有目标、月有计划、周有进度、天有写实”的支部工作机制,确保了支部工作“真实、扎实、朴实、详实、务实”。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中,厂党委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 “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承诺践诺、党员挂牌上岗、我是党员我率先”等岗位奉献活动,引导党员时刻铭记党员身份、履行党员义务、做出党员表率。厂党委根据“一厂七区”生产实际,紧扣“聚焦双效”,在各个分厂、主要生产车间,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高效生产专题分析研讨工作,挖掘设备、人员和工艺的潜能,优化生产系统,提高生产效率。

强思想,抓民生,写出党建“和谐篇”

近期,周边矿井产量下滑,煤质变化较大,集团公司实施选煤战略部署,将芦岭矿、桃园矿原煤发往临选厂洗选,致使分厂生产任务不饱满、轮换放假,给职工思想带来不稳定因素,该厂认真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教育活动,实行职工思想动态月度调研、定期交流分析等制度,及时掌握职工所思所想,倾听不同意见,积极做好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将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公司决策部署上来。将艰苦创业的企业文化内涵与党支部堡垒作用相结合,用“党员标兵”、“劳动模范”、“五好职工”等先进模范典型,大力弘扬模范精神、劳动精神,为选煤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该厂班子成员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工作现场,征求基层意见,倾听职工呼声,解决职工困难。同时,积极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日常文化生活。以提升服务品质为宗旨,不断加强“两堂一舍”管理,让职工吃的可口,睡的舒坦,洗去疲劳,职工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持续开展扶贫解困、送温暖、金秋助学、结对帮扶等活动,有效缓解困难职工生活压力。工团组织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座谈会、送平安、送祝福、文艺演出等灵活有效的形式,帮助职工陶冶情操,释放压力。

(责编:姚春雷)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请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