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泡沫防灭火技术》《固定式压风呼吸器》及《冒高巷道凝脱胶防灭火技术》分别获淮北矿业安全生产实用技术一、二、三等奖,其中《三相泡沫防灭火技术的应用》被评为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项目……
一项项科研成果的诞生无不与朱仙庄矿通风副总工程师岳巍的辛勤劳动和刻苦钻研分不开。
岳巍,别看1975年出生的他年轻,却以作风严谨,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处处率先垂范,赢得了众人口碑。又以勤奋学习,善于钻研的工作精神,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年“五一”,他又被淮北矿业评为劳动模范。
专,他从“门外汉”变身行家里手
“以前,我是学习计算机的,并非学习通防”。1997年,矿上将岳巍调到通风区当了技术员,工作上进行了第一次转型。面对全新的工作,他一点不敢怠慢,并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部用于学习煤矿“一通三防”的知识,遇见课本上不懂的,就向职工请教,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钻遍了井下所有的巷巷道道,掌握了矿通风系统的第一手资料。他认为:有些理论上的东西看上去空洞的、甚至是简单的,但如果真正联系到工作中去,将会变的很饱满而且很复杂。多年来,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刻苦钻研,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会,撰写的《浅谈三相泡沫技术在综放面的应用》论文,发表在《科技信息》杂志上,受到行业内人士的普遍赞赏。针对朱仙庄这样“五毒俱全”的高危矿井,岳巍不断创新和推广新技术,参与推广巷道冒高注凝胶及工作面注三相泡沫技术,消除了巷道冒高及采空区高温隐患,杜绝了煤层自燃发火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朱仙庄矿综采放顶煤首采面安全回采。通过这些防灭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朱仙庄矿连续15年杜绝了高温隐患和煤层自燃发火事故,确保了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勤,与职工摸爬滚打在一起
“这样的党员干部,咱职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通风区职工李峰说。为了加强井下现场管理,岳巍除值班以外,只要有时间他就深入到井下工作现场了解情况,查问题、抓关键、堵漏洞、盯重点。在II863工作面初采期间,按照矿上的计划10天内需要对II863机、风巷安设注氮、灌浆、抽排等管路,并全部进行挂牌、油漆。质量必须达到标准化要求,工作量可想而知,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到,积极想办法、出点子、拿主意,对管子队职工进行整合,每班职工进行分工,将以往3个班分成4个班集中力度安装管路,带头在现场抓工作进度,一干就是8、9个小时,经常到家已是深夜,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叫过苦、喊过累,很多职工看见都说“岳总,今天不要下井了,你把工作安排好我们干就行了。”他却说:“管子队全是体力活,多个人多份力气,就能多接几米管子。”就是凭着这种敬业的精神让管子队的每位职工都为之感动,没有一名职工在安装期间请假,全部把休班往后排,经过全队职工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安装任务,并顺利通过了验收。
干,大胆实践保障安全
“他不仅能干,而且会干”该矿防突区区长王斌说。朱仙庄矿属煤与瓦斯 “双突”矿井,井下自然灾害严重。随着矿井生产布局不断收缩,复采力度加大,工程开口频繁,通风系统点多面广、系统复杂、管理难度很大。岳巍带领干部职工对矿井通风能力进行认真核定,严格按照配风计划进行风量分配,科学测定矿井通风阻力,顺利完成了南二风井地面主要通风机更换及性能测定工作,新风机实现挂网运行。针对矿井III水平开拓延伸,为解决矿井后期通风问题,他牵头制定了II水平辅助回风上山施工方案,有效解决了矿井后期通风阻力分布问题,安全、高效完成了矿井北翼四采区和Ⅱ86采区联合封闭工作。他提出的《II3、II5采区通风系统优化》,合理优化了通风网络,提高了矿井通风能力,获淮北矿业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
在瓦斯治理上,岳巍和他的团队通过实践总结,取得了很多创新成果,并获得推广应用。他把地面抽采系统与井下抽采系统分开,减少井下抽采负荷,建立了Ⅱ3采区防喷抽采系统,提高了Ⅱ3采区二阶段、三阶段抽采负压。推广水力冲孔及视频收尺工艺,在Ⅱ833运输石门成功应用水力冲孔卸压技术,获得公司合理化建议一等奖。防火管理上,始终坚持技术先行、超前治理、源头控制的理念,固化防火管理模式,积极推广防火管理新技术,他撰写的《三相泡沫防灭火技术的应用》被评为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项目,《朱仙庄矿主采煤层自燃煤层特性及8煤层工作面“三带”参数研究》获淮北矿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矿井连续14年杜绝了高温隐患和煤层自然发火事故。积极推广应用“三高、两隔、一监控”粉尘综合治理新技术,有效降低了采掘工作面粉尘浓度,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责编:姚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