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乃东,1974年出生,大专文凭,共产党员,矿山救护技师,现任救护消防大队朱仙庄中队一小队小队长、青工书记。
朱乃东自进队以来,作为一名年轻的救护队员,他看到了自身与老队员的差距。因此,在日常训练中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平时他一心扑在训练和学习上,别人休息他钻研,别人训练他加量,在烈日下摸、爬、滚、打,手上脚上都起满了血泡,甚至有时候累的虚脱。他只有一个想法无论是比赛和实战,一切都靠实力,就得多吃苦,多训练。
他在刚接触救护技术操作时,很长一段时间学不好,但训练场上那种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支撑着他在勤学苦练中很快脱颖而出。从自换氧气瓶、砌墙、接风筒等简单的操作学起,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地训练。期间,朱乃东还遇到很多困难,但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用行动实践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理,逐步成长为一名救护行家能手,从呼吸器故障排除到打密闭、架木棚等实战演练,很多工作他都能很娴熟地操作。
经过一次次的技术磨练,朱乃东逐步认识到了自己专业知识面窄的差距。这时,他变得更加勤奋好学,一有空闲时间他就拿起书本学习《煤矿救护规程》,《仪器应知应会》、《矿山救护业务理论》、《矿山救护工》等书籍。晚上,睡觉前,无论是值班,还是不值班,他总是习惯的拿出书本看上一段时间。经过三年多的学习锻炼,朱乃东全部掌握了矿山救护应知应会的知识,并能灵活的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救护队员中的佼佼者。
他的思想、业务、身体素质有了质的飞越,很快成长为朱仙庄中队业务骨干。每批新队员下队以后,中队都会让他辅导几名新队员。针对新队员救援经验少,他按照中队的安排,把提高新队员的综合素质贯穿具体工作中,在每一次的学习训练中,他尽心尽责,传授技术,特别是针对新队员业务和仪器操作差,他反复的认真讲解,使新队员尽快熟悉仪器的应知应会。通过半年多的努力,新队员的业务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种仪器也能够熟练操作。他经常挂在嘴角的话语:“队友就是亲人,就是弟兄。”
矿山救护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抢险救灾,事故救援也是一个优秀矿山救护队员的综合实力的表现。他曾带领小队参加芦岭“5.13”瓦斯爆炸事故,渦北、杨柳自燃发火、皖北集团祁东矿瓦斯爆炸事故等大中型煤矿灾变事故,全都出色地完成了救灾任务。
特别是2014年在处理袁一矿“12、17”瓦斯燃烧事故中。他带领一小队执行最危险、最艰巨的工作面回风巷封闭任务。在封闭工作中,他沉着冷静,哪里活最累、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了加快密闭墙建造速度,他就直接用双手捧水泥灰筑墙、勾缝,在此期间现场指挥员几次让他撤下来休息,他说:“我不累,我还能干,让队员们休息吧”。在最危险的封口时,当时风速大,水泥灰吹得到处乱飞,连眼都睁不开,他用手抓灰封堵,直到把墙封好,这时他的手都是血口子,满头满脸都是水泥灰。朱乃东同志这种深入险境、临危不惧、义无反顾的精神令在场的队员无不钦佩,深受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尊重。
2015年朱仙庄矿“1、30”透水事故中,他带领一小队作为第一出动,执行866回风系统侦查探险任务,冒着二次突水的危险,第一时间把井下透水情况、人员分布情况,工作面灾变后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及时汇报给地面指挥部,为后续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大量真实数据。在侦查探险中他始终走在最前头,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成功营救遇险人员21名,探查巷道三千多米,淸挖搬运遇难人员4名。
从2005年到2014年,连续10年参加救护消防大队技术比武竞赛,每年都能获得优异成绩。从2008年至2012年,连续5年获得救护消防大队五好职工、先进工作者、优秀青工等荣誉称号。2013年至今,先后被评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五星党员。
就这样,朱乃东同志从事着他热爱的矿山救护事业,书写着对矿山的无限深情,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风华正茂之年的矿山救护队员,正以坚忍不拔的性格,永不服输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用汗水铺就着成功之路,以矿山救护队员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青工树立了一面学技成材、扎实工作、勇于超越的旗帜。
(责编:姚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