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要闻
公司要闻
中国煤炭报4版头条:靠实用性技术护航安全高效开采—访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煤矿总工程师王新琨
2015-06-10 16:12  

《中国煤炭报》(6月10日4版头条)

王新琨

王新琨与科技创新团队共同研讨创新设计方案。

高级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系,2009年担任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煤矿总工程师。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安徽省科研攻关项目17项。其中,“基于区域瓦斯治理的钻割抽一体化技术及装备研究”获教育部科学进步奖一等奖,“煤矿深部开采瓦斯动力灾害演化及时空协同防治技术研究”、“提高瓦斯抽采效率的固相颗粒密封理论与技术”获教育部科学进步奖二等奖,“淮北矿区松散、煤层群开采条件下地面煤层气开发技术与示范工程”、“瓦斯抽采钻孔区域的裂隙封堵新技术”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他先后被授予“安徽省属企业党员先锋标兵”、“安徽省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王敬华 王盟

“芦岭煤矿生产的精煤为低灰分,特低硫、磷,高发热量的优质工业用煤,是炼焦的优质原料;从井下抽上来的高浓度瓦斯直接输送到职工家里用作燃气,低浓度瓦斯用于瓦斯发电;洗选厂的煤泥用于发电;电厂的煤渣用于烧砖。可以说,芦岭煤矿把煤‘吃干榨净’了……”前不久,安徽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煤矿总工程师王新琨向前来学习交流的兖矿集团客人介绍该矿的绿色开采情况。

目前,芦岭煤矿正在依靠技术支撑踏上安全高效绿色循环开采之路。

二次补强支护撑起安全伞

王新琨毕业后被分到芦岭煤矿采煤区做见习技术员。刚进矿区大门的他看着 “万人大矿万人办,大矿要做大贡献”的巨大标语,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

在采煤区做见习技术员的日子里,王新琨发现,每天采煤巷道都要有专门的队伍进行支护维修,岩石巷道基本上都是前掘后修。芦岭煤矿主采的8煤层、9煤层属“三软”煤层,巷道基本布置在煤层底板。受围岩自身松散柔软、抗压强度低等因素影响,巷道破坏非常严重。

寻找更好的支护方式,成为王新琨工作之余主要研究的课题。

1995年,王新琨被选调到技术科,这为他研究巷道支护提供了便利。2005年,王新琨当了技术科科长。在他的建议下,芦岭煤矿选择一条煤巷采用全U型钢支护,支护效果比较理想,并在全矿推广。后来,他又尝试在煤巷打泄压钻孔,获得成功。煤巷全U型钢支护加上打钻泄压,完全满足了采煤工作面回采的需要。

2009年,王新琨成为芦岭煤矿总工程师,下定决心攻下岩巷支护技术。岩巷采用传统的锚网喷支护工艺,受地质条件和采动影响,需要反复修护,投入巨大。

王新琨决定对岩石巷道进行二次补强支护,在原有的锚网喷支护基础上再加上长锚杆网带索,并对顶底板进行注浆加固,等于给巷道加了一层铁箍。二次补强支护的成功,使全矿巷道修护量和费用一下子减少了三分之一。

用技术将灾害“各个击破”

芦岭煤矿“六害”俱全,开采难度大。王新琨迎难而上,用技术将这些灾害“各个击破”。

2009年,王新琨提议设立瓦斯治理办公室,成为专项研究治理瓦斯的部门。

2010年,芦岭煤矿组建了瓦斯实验室,开展局部瓦斯治理研究,在采掘工作面采取高位钻孔、顺层钻孔、采空区埋管等瓦斯抽采措施,使工作面回风瓦斯浓度基本控制在0.3%以下。这给芦岭煤矿开展瓦斯治理带来了信心,也为机械化安全高效开采创造了条件。

为了彻底解决石门揭煤煤层突出难题,王新琨带领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出“预抽、拦截、排放、注水、骨架、固化”石门揭煤“六步法”,研发了具有芦岭煤矿特色的极软特厚强突出煤层大断面石门揭煤综合防突技术。以前,芦岭煤矿煤巷掘进长度不超过80米,现在能够达到600米以上。另外,该矿采煤区减到了4个,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开采。

“今年,在Ⅲ1采区10煤层不具备开采条件的情况下,芦岭煤矿决定开采软岩作为8煤层、9煤层的保护层,建成开采软岩作为保护层的岩石综采工作面,预计被保护煤层的瓦斯泄压释放量达到90%以上。这样被保护层由高瓦斯突出煤层转变为低瓦斯无突出煤层。释放出的瓦斯被充分利用,地面将增加18台低瓦斯发电机。”王新琨说。

芦岭煤矿现在已经建立了保护层开采、大面积穿层钻孔预抽、地面钻井抽采等上下立体抽采的瓦斯治理模式,使人员从当初的1万人减少至4000多人,为该矿积极面对新常态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此基础上,王新琨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开展防火治理、防煤与瓦斯突出治理。2014年,芦岭煤矿建立了防火治理模式和防突治理模式,杜绝了危害矿井30多年的煤层高温自然发火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芦岭煤矿防火治理、防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治理三大模式,现已在淮北矿业集团推广。

为煤矿转型发展提供支撑

“技术为煤矿安全高效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煤矿转型升级也给技术更新注入了新的动力。”王新琨说,“新常态下,煤矿转型升级,必须走安全高效绿色循环发展之路。”

谈到煤矿安全高效绿色循环发展,王新琨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技术变革。结合煤矿转型发展的实际,积极开展技术研究。现在,芦岭煤矿已经着手淘汰炮采和放顶煤采煤工艺,采用先进的厚煤层大采高采煤工艺,既能提高煤炭的回收率,又能提高效率和效益。

二是人才培养。要做好阶梯人才的培养,30岁左右的技术人员已成为煤矿的技术骨干力量。现在,芦岭煤矿已按照“培养一代、使用一代、储备一代”的模式精心打造技术人才队伍。

三是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做好煤炭副产品的合理加工利用,提高煤炭的附加值。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请关注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安徽省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