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关多动脑 基层少烦恼
——淮北矿业华塑股份“减负妙招”显成效
“过去审批小额工程涉及3个部门6人签字,现在会议室里‘一锤定音’,仅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原本需要几天流转的审批流程。”近日,淮北矿业集团华塑股份公司氯碱分公司技术员小郑去办审批手续。他手里盖着鲜红印章的施工单,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
这背后,是华塑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华塑股份)2024年11月以来通过“线上数据共享、线下快捷服务”双平台建设,将“机关多动脑、基层少烦恼”的理念落到实处,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基层松绑减负,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数据共享 报表瘦身
570张报表减至187张
“基层不是在填表,就是在填表的路上。”这曾是华塑股份职工的一句调侃。
去年以来,针对基层长期反映的“表格多、重复报、数据打架”等问题,华塑股份掀起“表格瘦身革命”:将基层上报的570张表格“砍”至187张,压缩率达67%。
“过去同样的生产数据,安全管理部要一份、设备设施部要一份,格式还不一样。”华塑股份水泥分公司设备科工作人员姜士茹边说边比划,“现在公司将34个系统的公共数据‘熔接’成共享模块,原本分散在安全、经管、物业等部门的‘信息孤岛’被打通,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方调用。”
改革后,姜士茹每天节省半小时填表时间,转而投入到设备巡检中。就连交接班室也悄然变化:墙上“本周待填报表”的白板,换成了“创新提案排行榜”。
设“分诊台” 拆“问题包”
“塑”事速办服务中心效率高
推开“塑”事速办服务中心的玻璃门,华塑股份安全管理部的蒋涛正给新职工讲解培训流程。
上个月,水泥分公司职工老胡来办理个人收入证明,值班员老周一边递茶一边和老胡核对信息,10分钟就办理结束了。
“没想到服务中心办事效率这么高!”老胡逢人便夸。
如今,“塑”事速办服务中心日均接待10余人次,小到工资条疑问、劳保用品申领、设备巡检派单,大到职业规划,都能找到“解忧人”。
该中心办公室轮值人员王磊的笔记本上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自去年11月开办服务中心以来,共整合82项线下业务,受理130件,件件有回音,职工满意度100%。
“这里就像医院的‘分诊台’,职工带着‘问题包’来,我们现场‘拆解’分派,能当场办的绝不过夜。”王磊边整理档案边介绍。
在服务中心隔壁,“家人会客厅”飘来阵阵茶香——这里是职工的“情绪树洞”。
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如果说服务中心处理的是常规业务,那么会客厅解决的就是各种疑难杂症,不分种类。
从“满楼转”到“一窗清”,现在,无论大事小事,职工的难题都能快速找到解决“出口”。
机关“向前一步”
问题化解跑出加速度
“真没想到,丢了的自行车还能‘秒回’。”提起华塑股份物业服务中心的“闪电行动”,热电分公司职工老张仍感慨不已。利用覆盖全厂的5G智能监控网,工作人员1小时内锁定车辆位置,2小时完成跨厂区寻回。这种“接诉即办”的作风,正是华塑股份“机关多动脑、基层少烦恼”理念的生动写照。
在“塑”事速办机制推动下,华塑股份各部门主动上演“服务变形记”:办公室推出“用印直通车”,职工收入证明等事项“免审即用”;职工餐厅上线“智慧餐盘”小程序,打开手机即可完成餐补结算……
“现在办事不仅方便多了,还总能收获惊喜。”正在办理职称申报的华塑股份技术员姜景林笑着说。
从“数据跑腿”到“心贴心服务”,华塑股份正以“塑”事速办擦亮管理创新名片。正如华塑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路明近日在该公司“开年第一会”上所说:“机关干部要到基层一线去,凡事往前赶,凡事明责任,凡事讲闭合。”(周振龙)

来源:《学习强国》2025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