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燃”青春在煤海闪亮
——记淮北矿业集团青东煤业公司掘进一区党支部书记柯友亮
“准备,开机!”4月10日中班,淮北矿业集团青东煤业公司875掘进工作面,一个脸庞清秀、眼神坚毅的年轻小伙子下达系列指令后,一台大功率综掘机瞬间快速运转起来,开启了一班的高效掘进。
小伙子名叫柯友亮,今年31岁,是青东煤业掘进一区党支部书记,也是青东煤业的“熊猫级”人物。青东煤业地质条件复杂,水害治理困难,在煤矿智能化建设和绿色开采进程中,地质专业人才极其重要。煤矿条件艰苦,不少地质专业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不愿进煤矿工作,扎根煤矿的地质类人才稀缺。像柯友亮这样的地质专业研究生毕业、脚踏实地、成长迅速的高素质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参加工作短短5年,柯友亮先后荣获全国煤炭系统荣誉2项,主持完成高校和企业合作项目4项,被淮北矿业集团表彰10余次,实现了由高校毕业生到煤矿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华丽转身。
扎根矿山,以技术护航安全生产
2020年7月,柯友亮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毕业,站在人生的岔路口。
“我的父亲是一名工作20多年的老矿工。从小受父亲影响,我对煤矿有着深厚的感情。毕业之际,淮北矿业集团向我抛出橄榄枝,我也做出一个很‘燃’的决定——扎根淮北矿业,让青春在煤海闪亮。”面对采访,柯友亮大方地打开了话匣子。
初到淮北矿区,这个说话略带湖北口音的小伙子,迅速展现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柯友亮主动申请到掘进区队跟班锻炼。生产一线潮湿闷热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没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入职后的半年时间里,他坚持深入井下、深入现场,从设备操作到巷道支护,从安全规程到生产流程,事无巨细,认真学习,迅速完成了从高校毕业生到煤矿职工的角色转换。
2021年8月,柯友亮主动申请到地质保障岗位,立志结合专业特长,为矿井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青东煤业已查明断层超800条,水害威胁突出,回采上限受限,复杂地质条件严重制约矿井发展。作为技术骨干的柯友亮,主动扛起“破题”大旗,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在七采区精准地质补勘工作中,柯友亮带领团队完成了6.4平方千米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等工程设计与施工,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揭示多处隐伏断层和地质异常体,为工作面设计提供了详实的地质依据,有效避免采掘接替失衡。
针对832工作面、932工作面的水害治理难题,他打破常规,引入定向钻技术,并与物探、钻探技术融合,成功探明含水层分布。据此制定的疏放水方案,大大降低水害威胁,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根基。
柯友亮深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先后主持完成4项公司级校企合作项目、2项矿井一级自主技术攻关课题,并获得多项淮北矿业集团科学技术奖项。
转变角色,成长为基层管理人员
2024年9月,柯友亮从青东煤业机关业务技术部门转岗至基层一线,担任掘进一区党支部书记。
该区是由原掘进二区和掘进一区合并后成立的单位,人员数量多,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面对职工学历和认知差异大、家庭情况复杂,导致管理难、沟通难、业务推进难的现状,柯友亮主动换位思考,以晚辈对长辈的相处方式,和职工拉家常。不久,他就对每名工友的家庭状况了然于心,把大家的“心上事”变成自己的“上心事”,倾力而为,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幸福感。
该区机电工代维群已近退休年龄,之前一直是每周三、四休班,与在宿州市当教师的儿子总是碰不上面。2024年底,他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柯友亮,希望将休班时间改在周末。得知情况后,柯友亮和区领导协商,征求职工意见,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将固定休班制改为弹性休班制。“我现在每周休班时间至少有一天是周末。事情虽小,但很暖心。”代维群笑着说。
柯友亮不仅和职工想在一处,而且干在一处、拼在一处。今年1月的一个夜班,该区综掘进截割部损坏,需进行更换。柯友亮连续28个小时盯在现场,直到综掘机恢复正常运行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升井。
“孙师傅的母亲刚去世,多送上些宽慰的话语。”“李师傅因违章被罚款,情绪低落,多和他聊聊天。”……在柯友亮的“党支部书记三进(进班组、进宿舍、进心里)”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关于职工的大事小情。他说,这些正是他融入新环境、适应岗位与角色变化的关键。
奋斗同行,与妻携手矿山逐梦
一路走来,柯友亮从青涩的毛头小伙成长为基层科区党支部书记,从见习生到全国煤炭行业青年岗位能手标兵,都离不开默默支持的妻子高超悦。
2020年,他和她分别从湖北武汉和陕西西安来到淮北,在这片煤海扎根。两人的缘分就此开始。“能够走到一起,是因为面临选择时,我们总是充满默契。”高超悦说。
来到淮北矿区的第一个春节,他们都选择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岗位。2022年5月21日是他们结婚的大喜日子。因疫情原因,在双方父母都没参加的情况下,两人在公司举办了一场简约而有意义的婚礼。婚后第二天,小夫妻俩各自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
在日常工作中,柯友亮凭借专业技术护航矿井安全生产,高超悦在政工岗位默默服务职工群众,为矿区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柯友亮说:“同在煤矿工作,我们可以分享的事太多了,因为充分了解,对彼此的工作更加支持。”
“作为妻子,我曾问过他,可后悔?读书十九载,往日叱咤风云的高校优秀毕业生,导师眼中的博士研究生苗子,如今深入矿山,成为一名煤矿工作者。他答我,他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连续9年,每天早晨4点多从山上的家中疾步6公里,到山下的学校学习;每天晚上再从山下的学校疾步6公里,回到山上的家中。少年时经历的一切,让他比任何人都懂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无怨无悔。”高超悦为柯友亮写的一封家书《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感动了无数工友。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的成长离不开伯乐。矿山是我最好的老师,集团的栽培和各级领导、同事的帮助,让我不断前行、披荆斩棘。”柯友亮表示,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新的机遇期,自己不仅要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追梦人”,更要成为一个务实进取、开拓创新的“实干家”,让最“燃”青春在煤海闪亮。(郑洪光)
来源:《中国煤炭报》2025年4月29日 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