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要闻
公司要闻
《中国煤炭报》1版:技改“盆景”变创新“风景”—科技创新成驱动淮北矿业发展新引擎
2017-06-14 11:12  

《中国煤炭报》(6月14日1版)

●陈磊

5年前,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只有8个科技创新平台。现在,已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子公司省级企业技术分中心、3个合作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心)、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及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工程技术研究院(含6个专业研究所),与高校合作建设现场工业性试验基地30余个。

5年前,该集团职工总数在12万人以上。5年后,综采机械化程度达98%,综掘机械化程度达88.9%,职工不足6万人,人均原煤工效提升了近40%。5年前,该集团只拥有发明专利10多项;5年后,变成188项……

一连串数字的背后,不仅是淮北矿业集团科技创新量的改变,更是质的飞跃。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从“速度时代”向“质量时代”迈进的新引擎。

激发基层人员创新积极性

“防窜网罩住叉车两头,既可避免铁丝捆扎的浪费,消除了麻绳捆扎的危险,装车时还省时省力。”5月下旬,在淮北矿业集团防窜网专题现场会,祁南矿基层技术人员发明的防窜网得到26家单位观摩人员的一致好评。

围绕基层“五小”创新成果,召开现场推广会,这在淮北矿业集团已不是头一回了。

前不久,在朱仙庄矿召开的“一通三防”综合现场会,同样由一线技术人员摸索出的“大口径定向钻孔综合治灾技术”,让前来观摩的同行们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该技术在负压风排和高压水射流的配合下,全尘降尘率达到88.6%,呼吸降尘率达到97.2%。

为了让职工身边的技改“盆景”,变身成矿区科技创新的“风景”,该集团每年都开展“五小”成果评选,召开成果发布会进行宣传推广。5年来,淮北矿业集团“五小”实用技术成果发布会已举办了5届,成果征集数以年均20%速度递增。112项优秀“五小”成果在23家单位推广应用,创造效益7000余万元。

目前,该集团正在着手修订《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和《5年科技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让参与科技创新的人员既有面子又拿票子,从而调动一线技术和技能人员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让创新成为企业效益源

“对企业来说,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还是效益源。”淮北矿业集团副总工程师倪建明感慨地说。

随着技术进步,该集团把很多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今年2月,淮北矿业集团与辽宁一家公司共同研发的高地应力“三软”煤层“综采扩安一体化”工艺技术,在童亭矿应用。“原计划46天的工作量,30人仅用了30天就安装完成。这在5年前想也不敢想。”童亭矿采煤副总工程师、综采二区区长周宏平告诉笔者。该技术的成功实施,也标志着淮北矿业集团成为“综采扩安一体化”工艺技术的诞生地。

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列入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科技攻关课题共50余项,累计利用政府科技专项资金1.28亿元,享受科技减免税1亿多元。同时,该集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去年超过6.4亿元,今年将超过8亿元。

凭借科技创新优势,该集团自去年8月起实现整体盈利,提前1年实现扭亏目标。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请关注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安徽省国资委